也就是说南京期货配资,今年上半年,周黑鸭总收入预计同比下滑11.65%;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65.59%至70.50%。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群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逐渐成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近日,在2024东湖论坛“首届长江创新智库论坛”上,武汉大学首发《中国主要城市群创新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报告系统评估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创新发展现状,旨在通过客观数据和定量分析,全面呈现中国主要城市群的科技创新格局。
评估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凭借其经济优势和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综合实力,占据了全国创新格局的中心地位;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大湾区内外的创新资源高度整合,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京津冀城市群在各个维度的发展较为均衡,首都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需要进一步立足发展基础、紧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在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承担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要素中心倾向性明显
中国创新格局展现出显著的经济地带差异,呈现出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渐递减的趋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的主导地位愈加稳固。
城市群发展同样呈现出“沿海—内陆”的分化趋势,沿海城市群的资源集聚能力相较于内陆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更具优势。报告显示,东部沿海城市群凭借雄厚的科研投入、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强大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而内陆城市群虽然在近年来有所突破,但在创新资源集聚的规模和质量上仍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这种区域创新能力的梯度分布反映了城市群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
以省会城市和主要发达城市为主的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的创新资源也在加快集聚。例如,北京、上海分别作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绝对的创新资源集聚和引领能力;重庆、天津作为直辖市,在汇聚政产学研用等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以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广州等为代表的省会城市,依托各自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正逐步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
此外,经济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如深圳、苏州、无锡等,同样在创新资源集聚方面表现优异。城市群内部创新资源向核心城市的加速集聚,也推动了区域内创新要素的分工协作,提高了整体创新效率。然而,这种中心城市主导的创新格局,在带动了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群内部的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
各城市群发展水平存差异
报告显示,五大城市群的创新发展综合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长三角城市群以较高得分在城市群创新发展综合评估中位居首位。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在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活动产出方面均表现突出,其领先的综合创新能力使其在全国创新发展格局中占据核心位置。
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分列二、三位;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两者在创新活动产出和创新资源集聚方面表现相对较弱。
成渝城市群在知识创新合作上表现突出,但在互联互通环境上相对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互联互通环境得分较高,但在知识创新合作处于相对劣势,区域内的协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作为中西部创新发展的新兴力量,其区域创新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建议,长江中游城市群应不断拓展全球视野,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推动光电子信息、遥感、汽车及零部件、航空制造等优势产业快速融入全球相关产业创新网络。以共性优势产业为抓手,围绕光电子及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推动各区域优势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
此外,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加大省际发展规划协调力度,构建省际合作信息平台,共同探索科技创新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打破行政壁垒和垄断,支持区内若干基础条件好、联系比较紧密的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
呼吁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报告显示,在创新活动产出方面,各大城市群的学术论文和专利产出数量可观。京津冀城市群依托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创新成果丰硕,成为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则凭借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创新创业氛围,在创新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产出上表现卓越。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质量效益不高,依然是各城市群面临的共性挑战。
在创新成果影响方面,高校科学家是城市群科研创新的主力,各大城市群凭借雄厚的科研资源和高水平科技人才,持续创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教育资源和创新能力的集中进一步拉大了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距。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距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仍存在一定距离。
在区域创新协同方面,五大城市群内部已经建立了紧密的知识与技术交流合作网络,且基本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然而,区域内跨省协同创新的难度较大,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足,省际之间科创共同体尚未形成。
为此,张琳认为,未来亟须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城市群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周芳
相关阅读 1周长三角|嘉兴南京等地重现“排队购房”;看全国首个“镇改市”5年变化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南京期货配资
193 10-20 09:52 1周长三角|上海等地国庆楼市“卖爆了”;起底无锡虹桥医院骗保手段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170 10-13 08:33 1周长三角|上交所交易系统宕机;多图直击无锡虹桥医院医保飞检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108 09-29 09:47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中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台阶|数说75年在WIPO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一直稳步上升,是全球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164 09-26 21:46 1周长三角|多图直击“贝碧嘉”登陆上海;大闸蟹延迟上市价格大涨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89 09-22 09:0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