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合肥股票配资申请_好口碑炒股配资平台_股票十倍杠杆申请 > 好口碑炒股配资平台 > 股票配资源码 2000亿市值坍塌! 蒙牛乳业, 跌懵了!
好口碑炒股配资平台
股票配资源码 2000亿市值坍塌! 蒙牛乳业, 跌懵了!
发布日期:2025-04-01 20:23    点击次数:106

股票配资源码 2000亿市值坍塌! 蒙牛乳业, 跌懵了!

蒙牛乳业的业绩崩了股票配资源码。

2024年,蒙牛乳业(02319.HK)营业收入886.7亿元,同比下滑10.09%;但是,净利润只有1.045亿元,同比暴跌97.83%。

要知道,2021年和2022年,蒙牛的净利润都在50亿元以上,即便2023年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也只有个位数。

不得不说,蒙牛的变脸速度,比预期来得更糟糕。

可能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导致业绩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商誉和无形资产计提。具体来说,计提了11.55亿元的商誉减值和34.9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把这两笔加回去,蒙牛净利润合计在47亿元以上,尽管仍同比下滑,但降幅仅为1%左右。

另外,2024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3.32亿元,连续三年维持在80亿元以上,也说明蒙牛实际盈利能力比账面更加出色。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如何看待蒙牛的这份成绩单?难道真的被错杀了吗?

直接说结论:

尽管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的罪魁祸首,是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但是,这话只说了一半。因为,风险并未完全释放完毕。

截至2024年底,蒙牛的商誉为76.78亿元,无形资产为114.1亿元。也就是说,尽管进行了大幅计提,但这两个数字加在一起仍高达190亿元,一旦业绩不及预期的话,还需要不断计提,导致公司业绩恶化。

事实上,股价很好反映了公司糟糕的基本面。

2021年至2024年,蒙牛乳业的股价从52.09港元下跌至11.82港元,跌幅接近80%;尽管自去年9月以来,受益于港股市场回暖,股价有所反弹,但是,依旧非常弱势。

巅峰时期,蒙牛的市值高达2000亿港元,但如今,市值只剩下700多亿港元。更糟糕的是,由于业绩恶化,市盈率飙升至近700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同为“双寡头”之一的伊利股份(600887.SH),尽管股价也遭遇了巨大回撤,但是,截至2024年3季度末,净利润为108.7亿元,同比增长15.87%,且连续12年保持增长。

尽管说伊利股份也存在减值风险,但是,截至2024年3季度末,商誉及无形资产合计为9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6.5%,而蒙牛这个数字则接近18%。

这就又提到蒙牛的并购战略。

2013年,并购了雅士利,收购金额124亿港元;2013年和2017年,多次收购现代牧业股份,合计斥资超50亿港元;2019年,收购贝拉米,投资金额71亿元;2020年,收购妙可蓝多,合计金额超过30亿元。

2012年,蒙牛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合计为7亿元左右;到2016年,猛增至66亿元;到2023年,更是达到了243亿元。11年时间差不多增长了33倍。

尽管商誉和无形资产“被吹”的越来越大,但是,盈利能力却不尽人意。

2016年,净利润-7.5亿元,罕见发生亏损;

2020年,净利润35.25亿元,同比下滑14.14%;

再到2024年,净利润同比骤降97.83%。

股价方面。截至目前,蒙牛的股价为19港元,已经跌回了2014年时期的水平;甚至于说,也仅比2007年时期的高点高一点,如果考虑持有时间成本,其实处于亏损状态。

那么,接下来蒙牛还有机会吗?

我们认为,蒙牛面临的处境将变得更加困难。

首先是收入结构。蒙牛“液态奶”占总收入的比例仍高达8成以上,“冰淇淋”和“奶酪”产品占比只有5%左右,反观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已经成为第二增长点,占整体营收的比重接近25%,另外,“冷饮”的占比也超过了10%。

其次是产品口碑。一直以来,乳制品行业都是广告营销的大户,无论是蒙牛还是伊利,每年砸进去的销售费用都在200亿元以上,不过,跟伊利相比,蒙牛的销售费用率超过了25%。但是,近年关于产品质量问题依旧不断出现。

再有就是前面提到的,财务层面的问题。截至目前,商誉和无形资产合计仍高达190亿元,依旧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刃。

最后,人口出生率下滑股票配资源码,消费者习惯慢慢发生改变,再加上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等问题,蒙牛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